本报长春12月24日电(记者肖玉华)东北师范大学自1996年启动“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以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去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6.03%。在教育部公布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排行榜中,自1998年以来连续3年位居前10名。
该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后,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此,学校提出建设“一个特色,三个一流”的近期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国家投入、社会捐赠、学校自筹共有3亿元人民币投入到学校重点建设方面,加大了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础实验室及图书资料经费的投入;学校成立了研究生院,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由“八五”期间的11个增加到27个。该校“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都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比如细胞生物学重点建设项目被首批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计划)、国家“九五”攻关、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等课题20余项;应用染色体工程将天蓝冰草有重要育种份值的基因转移给小麦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已育成可取代进口面包小麦的高品质优良品种“小冰麦33”和“小冰麦32”两个品种已被农业部评为“适合于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质品种”,已在东北、西北等地大面积推广。
过去,该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计划,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小而不全。“211工程”启动后,通过重点建设,相当一部分实验仪器数量和档次、实验水平和条件有了明显提高,分析测试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步入国内分析测试先进单位行列;校园计算机网络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建立起校园网络主干网,首批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同时建立了图书文献保障体系。